474【归来】_九锡
新笔趣阁 > 九锡 > 474【归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474【归来】

  第476章474【归来】

  风淅淅,雨纤纤,秋愁细细添。

  绵绵细雨里的永嘉城,屋宇楼阁染上一层灰色的薄雾,宛如一幅朦胧深沉的画卷。

  “这场雨恐怕要下一段日子了。”

  中书官衙内,左相李道彦轻声感慨着。

  那场叛乱平息之后,他便极少出现在朝堂上,中书这边更是基本交给薛南亭执掌。

  这段时间因为江北战事全线爆发,薛南亭忙得有家不能回,朝廷各部衙陷入空前繁忙的状态,兼之天子龙体欠安,李道彦也只好拖着老迈的身躯坐镇中书。

  天气转寒,值房里燃着上好的精碳,以免两位宰相着凉生病。

  薛南亭放下茶盏,关切地说道:“冬雨侵寒,老相爷要多多保重。”

  “老朽还能坚持,倒是你得注意一些,有些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事必躬亲怎么扛得住。”

  他微微一顿,轻声道:“这些事千头万绪,一样比一样重要,下面的人连偷懒的机会都没有,我身为右相更加不能例外。”

  自然动不得。

  天子已经取消了近一个月之内的两次朔望大朝,不过平时的常朝还像以前一样,因此并未引起京中的风浪。

  李道彦很了解他的性格,知道薛南亭不会改变风格,便略过此节,问道:“银子可还够用?”

  薛南亭目光微凝。

  普通官员只当这是天子在国战期间尽量避免繁文缛节,便有不少人趁机上书称颂,天子将这些溢满肉麻之词的奏章悉数留中,然后让吕师周代为训斥了几名官员,才将这股子浮华风气刹住。

  郭王宁乐四家阴谋造反,朝廷将他们抄家处死理所应当,任谁都挑不出毛病,可若是朝廷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其他老老实实的江南世族动手,恐怕不等北边的景廉人打过来,大齐内部就已经乱成一团糟。

  薛南亭轻声一叹,道:“定州、靖州相继遭遇敌军的进犯,眼下又是严冬时节,前方将士们的军械甲胄冬衣粮草饷银抚恤,每一样都大意不得。江南各地的官吏考核也已经有了结果,具体的人员调整同样是刻不容缓的大事,陛下前几日又问起经界法的筹备情况,毕竟这关系到明年的经济民生。”

  李道彦望着他略显佝偻的眼眶,面上微露忧色。

  薛南亭语调沉郁,轻声道:“我本来想请家叔来京,或许他能给太医院正一些帮助,尽力调理好陛下的身体。但是他让亲随传信于我,怀安郡公的身体也不太好,加上如今他要指挥靖州边军作战,家叔只能日夜陪在他身边,寸步难离。”

  李道彦抬手点了点他,然后靠向椅背,缓缓道:“老朽昨天进宫了。”

  薛南亭也笑了起来,继而道:“反正有老相爷的李家在前面做表率,我等有样学样就好。”

  听闻此言,老人眉眼间飘起一抹沉重且惋惜的神色,幽幽道:“厉天润今年才四十六岁。”

  然而他和李道彦都清楚,以厉天润的脾气和性格,绝对无法坐视大齐边疆陷入危机,自身却跑到风景优美的地方休养。

  李道彦微笑道:“别忘了,你们清源薛氏也在其列。”

  “真到了朝廷艰难的时候,这些高门大族总得有所表示。”

  李道彦自然知道他的叔叔便是神医薛怀义,太医院正的师弟。

  薛南亭叹道:“家叔说,怀安郡公是因为当年在泾河防线领兵作战时落下的旧伤,这些年又始终难得清闲,太过操劳以致于引发旧疾。这病若想养好倒也不算太难,只需放下一切庶务,择一山清水秀之地静养数年,再按时服用家叔配制的药汤即可。”

  整个京城内,除了已经被册封为太子的二皇子之外,只有此刻值房里的两位宰相知道,天子的病情在逐渐加重。

  对于军中武将而言,这个年龄正值巅峰。

  薛南亭唇边露出一抹笑意,点头道:“好在国库里还算厚实,不然我真得找老相爷帮忙。说起来,那四家即便不论田地商铺等固产,光是金银浮财就有一千多万两雪花银,让朝廷大大缓了口气。我之前曾和陛下笑言,要是再多来几家,多半连二次北伐的军饷都有了,只可惜动不得。”

  只是这样一来,大齐好不容易盼来柳暗花明之日,陡然间又陷入风雨飘摇的处境。

  天子和厉天润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景军的全线进攻同样让朝廷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李道彦看着薛南亭眼中难以掩饰的疲倦,不容置疑地说道:“局势艰难,你更要爱惜自身。这样吧,今日你回去好好睡一觉,中书这边的事情交由老朽来处理。”

  虽然他这两年不断放权,但是论处理朝政的手腕以及在百官心中的威望,薛南亭比他肯定要逊色一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99.cc。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9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