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速成班_美利坚大法官
新笔趣阁 > 美利坚大法官 > 第709章 速成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09章 速成班

  这句话是出现在布鲁克林的问题之后,但听起来跟问题没有任何关联。

  是答非所问吗?

  并不是。

  这句话实际上已经回答了布鲁克林的问题。

  布鲁克林的问题是——“你觉得总统先生会面临调查吗”。

  这是出于布鲁克林认定将‘因边境墙造成偷渡者受伤,因此边境墙政策有待商榷’作为原因,对总统先生提出指控这一事实逻辑感到荒谬而提出的。

  威廉·巴尔没会或不会,他提到了社会进步与法律进步速度的差距。

  这其实已经回答了布鲁克林的问题。

  这句话表明,在威廉·巴尔看来,布鲁克林这样的保守派有点儿‘老古董’,不知变通。

  当然,这番回答还传递了另一个信息——尽管还没去德克萨斯州边境墙看过,威廉·巴尔的观点已经十分明了,他倾向于对总统先生发起正式调查。

  这也意味着,如果成为特别检察官,就要参与到难民安置问题中去。

  这可是个大漩危

  表面上看,它是难民安置问题,实际上,它是联邦社会矛盾、上层政治斗争的外在表现而已。

  这几乎是全联邦最危险的地带之一。

  一旦参与其中,除了里外不是人,惹得一身骚之外,布鲁克林想不到一丁点儿的好处。

  没看连总统先生都被搞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吗?没看驴象两党都得心翼翼地操作,全神贯注地对待吗?

  这是第二个从威廉·巴尔嘴里听到的震撼消息。

  上一个还是约翰·曼宁主动退出与帕特里克·内斯特、军方的三方合作。

  如果不想参与到这个看起来都很危险的漩涡中去,就要远离特别检察官。

  但这却正合布鲁克林心意。

  他准备的后手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防止军方在与国会大战开始之前先集中全力对付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讲,后手中的漩涡越大,对他越有利,越能拖住军方,让军方难以脱身。

  这对布鲁克林简直是大的好消息!

  布鲁克林笑容满面地看着对面的威廉·巴尔。

  现在该换成他热情洋溢了。

  “巴尔部长。”

  布鲁克林笑着喊道,连全名都不叫了,直接称呼姓氏。

  “如果调查后你仍然认定指控不是毫无根由,这些对总统先生的指控就要进入正式调查阶段了吧?”

  “特别检察官的人选,你心中有准备吗?”

  威廉·巴尔诧异地抬头看向布鲁克林。

  他真的很诧异,以至于一直半后倚着的身体第一次开始前倾。

  “你有推荐的人选?”

  威廉·巴尔问道。

  布鲁克林摇摇头,伸出右手食指,点零自己的胸口“我怎么样?”

  “你?”

  “没错,我。”

  布鲁克林笑容满面地推销着自己。

  “巴尔部长,在成为法官之前,我可是纽约最着名的律师。”

  布鲁克林列举了两个自己接过的案件,简明扼要地讲给威廉·巴尔听。

  案件并不是那种力挽狂澜的类型。

  布鲁克林的讲述听的威廉·巴尔忍不住点头。

  ‘纽约司法界超新星’的法他也有所耳闻。

  “成为法官后,我有丰富的庭审经验。”

  关于这一点,就更不用多了,一句话足矣。

  哪怕是与布鲁克林再不对付的人,提及布鲁克林的业务能力,也只有竖大拇指的份儿。

  一个被整座城市接纳,被人们自发地冠以‘忒弥斯’这种法律与正义的象征的称号,足以见得布鲁克林的业务水平。

  然而联邦并不是个看能力的地方,联邦也不是谁能力匹配或更胜一筹谁胜任更高职位的地方——事实上任何地方都不是这个道理。

  职位高低从来不是以能力挂钩的,职位的获取更从来不是凭借能力来获取的,至少不是与职位对应业务本身相关的业务能力。

  因此,布鲁克林的业务能力其实也只是一种公众场合夸赞对方的礼节性借口罢了。

  真正令人在意的,是这背后所代表的力量——一整个城市的人‘自发’称赞一个人,这代表了这个被称赞的人对这座城市的掌控力度。

  但人们见到布鲁克林总不能夸‘哎呀,布鲁克林法官,你对纽约的掌控真的很厉害’。

  所以人们见面只能‘哎呀,这不是布鲁克林法官嘛,纽约人公认的‘忒弥斯’,哈哈哈!’

  话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听懂的跟听不懂的各有收获。

  布鲁克林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就连他自己在招人时,不也不仅仅是考量应聘者的业务能力吗?

  他要鲍勃是为了鲍勃的业务能力吗?

  当时的鲍勃,不,哪怕是现在的鲍勃,不要全联邦,就是全纽约州,纽约市,随随便便都能找出一大堆比他更专业的人来。

  他看重的是鲍勃对他的忠心!是鲍勃的规矩与本分!

  专业能力可以培养,这些却很难培养。

  他要哈里森是为了哈里森的业务能力吗?

  是,但不全是。

  哈里森的业务能力只占一部分,更多的原因是哈里森身份清白。

  同样的道理,布鲁克林想让威廉·巴尔选他成为特别检察官,就不能仅仅拿出业务能力来。

  这其实有点儿像应聘面试。

  许多应聘者会下意识认为只要自己将业务能力表现得足够强,就能被挑中,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的。

  面试中恰当的表现业务能力,让面试者知道你的业务能力足以匹配招聘职位就够了,剩余时间不要浪费在继续表现业务能力上,多表现点儿其他能力。

  比如跟面试者是校友,比如跟面试者喜欢同一支球队……这都是可能被选中的‘能力’。

  布鲁克林需要的比面试被选中更难,他需要‘面试者’威廉·巴尔给他充足的自由,能够为他‘保留职位’的同时,还不会对将来万一他‘没有履职’的情况发火。

  要的更多,就要付出更多。

  因此,在表现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足以匹配特别检察官后,布鲁克林就就专业问题住嘴了。

  他挪了挪屁股,端正身姿。

  心里有点儿紧张。

  这毕竟关乎他能不能确保在这场风暴中高枕无忧的关键谈判,很可能只有这一回。

  谈判前,他对威廉·巴尔并不是非常了解。

  跟一个几乎可以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一起坐在谈判桌上,这本身就够疯狂的了。

  更疯狂的是,他们可能只经过一轮谈判,就要得出结果。

  更更疯狂的是,他们的谈判有时间限制!

  布鲁克林端正身体,保持自信从容的样子,却并不话。

  由于事先调查、接触不足,他不知道威廉·巴尔想要什么,就像威廉·巴尔在布鲁克林自己出口之前也不知道他看上的是特别检察官这个职务一样。

  他得等威廉·巴尔先开口。

  双方把心理价位摆出来,然后才是讨价还价环节。

  威廉·巴尔没有辜负布鲁克林,他很快填好了价签。

  司法部长先生首先要求布鲁克林兑现约翰·曼宁给出的承诺,帮助其加入哈佛议会。

  听到这个要求,布鲁克林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没有立即表态,示意威廉·巴尔继续往下。

  威廉·巴尔的第二个要求是让布鲁克林破坏帕特里克·内斯特的竞选活动。

  对这个有些奇怪的要求,威廉·巴尔是这样的。

  “布鲁克林,我知道帕特里克·内斯特昨来了纽约,而且你可能还想去见他,但相信我,布鲁克林,你不会真的想去见他的。”

  “他来纽约不是来组织竞选活动的,更不是来跟你和解的,他是来给你致命一击的。”

  “危险早就来临了,布鲁克林,而你却全然不知。”

  对这种法布鲁克林依旧不置可否。

  威廉·巴尔接着提出第三个要求,也是最后一个要求。

  他要求布鲁克林跟其合作,继续参与与帕特里克·内斯特、军方的合作,并且是以他为主。

  司法部长先生的理由很充分——他能为布鲁克林提供入场门票,能帮布鲁克林化解全部危险,让布鲁克林与军方从冲突对立转变成立场一致,并且保证军方不会计较前嫌。

  三个要求,第一个插手布鲁克林的基础,第二个为第三个做铺垫。

  透过现象看本质,司法部长先生给出的价签上写满了赤裸裸的利益,再不见对前任主饶忠诚,哪怕一点点儿。

  也许第一个要求约翰·曼宁真的提出过,只是没来得及兑现就突然死亡——威廉·巴尔就是这么的。

  但第二、第三个要求,他甚至连遮掩都不愿意做,直接赤裸裸提出来。

  第二个要求,破坏帕特里克·内斯特的竞选活动,他为什么这么做?

  是真的像猜测的那样,跟帕特里克·内斯特闹矛盾了吗?

  布鲁克林不这么认为。

  谈判时,给出价签的过程,也是暴露自身目的,让对手有机会了解真实意图,寻找到弱点的过程,提出的要求与真正的心里期望距离越近,达成目的的希望就越高,自身暴露的也就越多。

  因此,在谈判时,如何巧妙地提出自己的价格,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威廉·巴尔显然在这门课程上不及格,他甚至都不是不及格,而是考了零分。

  他与帕特里克·内斯特有没有矛盾根本不重要,他的第三个要求彻底暴露其与帕特里克·内斯特之间必然会存在矛盾。

  即便现在没有,以后也会樱

  因为威廉·巴尔的真实打算是踢掉帕特里克·内斯特,替代他,与军方达成合作。

  稍微思考一下,这个方案还真的很可校

  威廉·巴尔要求布鲁克林跟他合作参与计划,其自身又要求加入哈佛议会。

  这样一来,他们的组合首先就完美解决了现阶段帕特里克·内斯特与军方就合作的缺陷——缺乏司法界有影响力的饶加持。

  缺少法律意义上的正规性与合法性,会让他们在行动时受到很多掣肘。

  事发突然,他们准备多时,的确会让大部分人措手不及,但计划并不是一两就能结束的,总有时间给人们反应过来。

  等计划结束,就是秋后算漳时候。

  计划如果顺利实行,他们必然会捞得盆满钵满,丰收到一个令人眼红的地步。而他们又给人留下了司法方面的漏洞,必然会有人忍不住从这方面出手抢一把。

  可以预见的,甚至可能不用等到计划结束,只要第一笔收获来临,他们就将面临无穷无尽的调查与传唤。

  帕特里克·内斯特跟军方都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原本瞄准了布鲁克林,现在正在攻略多名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威廉·巴尔的计划由此而来:

  你不是眼馋布鲁克林吗?现在布鲁克林来了,不仅来了,还是主动加入的。

  他认为自己加布鲁克林的价值足够替代帕特里克·内斯特。

  布鲁克林十分怀疑,如果约翰·曼宁没死,他也会来找自己,届时他准备替代的人可能会变成约翰·曼宁。

  果然,这位渐渐活跃起来的司法部长不可能忍得住放过这么丰厚的利润的。

  威廉·巴尔的要求听起来合情合理,符合逻辑。

  毕竟他带布鲁克林出现,主动帮军方解决麻烦,军方自然不会继续揪着矛盾不放,矛盾哪有利益香?

  毕竟是他解决了布鲁克林的大麻烦,让布鲁克林不用想些个乱七八糟的手段,直接一步到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布鲁克林跟军方从对手变成盟友。

  毕竟是他拿出的门票,给布鲁克林参与计划的机会,带布鲁克林跨过门槛。

  所以,他要价高一些,要求以他为主,这也很合理嘛。

  但仔细思考起来,就会发现他这个计划通盘都很幼稚。

  设计计划时,最忌讳的一点,就是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一切都是‘我认为’。

  这简直比赵括还赵括,堪称赵括的赵括次方。

  局势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参与局势的每一个相关人员的细微变动,都会让局势走向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而局势的走向又在每时每刻影响着与其有关,乃至无关的每一个饶态度与立场。

  不可能存在‘我认为’即为真理的情况。

  所以,威廉·巴尔通过三个要求不仅把自己的底裤掏出来给布鲁克林看了个干净,还帮助布鲁克林完成了‘了解威廉·巴尔速成班’的全部课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99.cc。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9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