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考成法的施行_朕的大明朕做主
新笔趣阁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230章 考成法的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0章 考成法的施行

  第230章考成法的施行

  冯祝走后不久,刘时敏就来到皇帝的身侧悄声道。

  “陛下,他们到了。”

  “知道了。”

  闻言,挥了挥手,朱由校对刘时敏示意到。

  “让他们在偏殿等着。”

  “奴婢遵旨。”

  见状,刘时敏连忙吩咐太监开始做准备工作。

  内议都是有章程的,大臣先到地方等候,等皇帝来了,再开始议。

  “臣等恭请圣安。”

  一刻钟之后,随着朱由校一身常服,从侧殿后堂走出,诸部主官齐齐对皇帝躬身行礼道。

  “朕安,平身,都入座吧。”

  对众人挥了挥手,朱由校出声道。

  待众人都坐下后,朱由校从袖子中拿出自己的备忘录看了眼,然后看向堂中众人到。

  “前些日子,张问达致仕,朕让六部推选左都御史人选,不知诸卿心中可有推荐?”

  “。。。”

  皇帝的第一句话,就冷了场面。

  在场众人,不管是昨夜刚举行了会谈的周毕袁三人,还是徐光启、黄克瓒等人,都没出声。

  左都御史,又称总宪,执掌都察院,朝廷的正二品大员。

  按照大明的以往惯例,只能由内阁提名,皇帝选择后任命。

  历史上从天启年间开始,皇帝失去对朝堂的控制,左都御史的人选就开始由廷议票选产生。

  但还从未出现过皇帝找六部主官询问左都御史人选的情况。

  毕竟,你找实权官员问监察官员的人选,怎么看怎么怪异。

  看着下方沉默的众人,朱由校手指在桌面上轻点,换了个话题。

  “周应秋,考成法准备的如何了?”

  “自奏陛下。”

  听到皇帝的话,周应秋立马从沉默中醒来,向皇帝拱手道。

  “查阅万历五年旧档,吏部考功司已有章程。”

  说着,周应秋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章,递给已经下来的小太监。

  “目前,吏部已对各衙在接下来一年中,需要做的基础事宜做出定本,请陛下核验。”

  “嗯。”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从小太监的手中接过奏本看了起来。

  “陛下。”

  见到皇帝已经开始读奏本,周应秋适时的说到。

  “目前,吏部的职责已定,都察院、六科廊也已补员。”

  “故此,臣请颁布天下”

  说着,周应秋从位置上走出来,在大堂中间跪下道。

  “臣等请陛下颁布天下。”

  随着周应秋起头,毕自言和袁世振两人也从座位上走出,在大堂中间跪下道。

  考成法的施行,是一个套娃的过程。

  他们诸部主官也需要这个来对手下的官形成一个威慑,不然很多事情都不好做。

  而大明的监察,现在需要一个改变。

  大明京察、外察合称大计,本来是由皇帝发起,吏部主持,对在官吏以“四格”、“八法”为升降标准,进行考察。

  单以京察论,洪武用了年间三年一次,正统十年一次。

  哄堂大孝宗时期又改回了六年一次,但却换了玩法,标准都变了,由原来的有论京察改成了自陈。

  翻译翻译就是自己稽察自己,每六年写一份工作总结递给皇帝就行了。

  这就导致,每到了京察的时候,文武大臣们上书高呼自己德不配位,干不事,拼命辞职。

  而皇帝则是温言良语相劝,就是不让走。

  双方一副君贤臣谦的样子,令人作呕。

  京察外察这种朝廷大计成了闹剧,大明自然是走了下坡路。

  到了嘉靖时,大计总算才又恢复到曾经的样子,算是有点做用。

  张居正变法时,以考成法“苛待”天下官员,当时的吏治,勉强算是清明。

  而到了万历摆烂时期,大计就算是废了。

  由于皇帝的摆烂,往往将京察委以他人之手,而这些人又深深陷入党争的漩涡之中,导致京察成了党争掐的最为凶狠的时间。

  这个时候考察,考察的就已经不是你的当官能力,而是你的人脉关系了。

  而现在周应秋将张居正的考成法搬出来,差不多就是一季一小考,三年一大总了。

  注意到了同样站出来支持自己的袁世振与毕自言,周应秋接着道。

  “昔年,张居正行考成法,以四格六法考察天下官员,臣请陛下行之。”

  “四格六法。”

  往后翻了翻,看到了周应秋对张居正考成法的总结后,朱由校点了点头。

  “可行。”

  四格,守、政、才、年。

  操守、政务、才华和年龄,对应四种评价,其中以政务完成度为主。

  六格,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

  指的是目前官场上的六种不良风气。

  尸位素餐、玩忽职守、恋权不去、有疾不能视事、急于求成、无才无能。

  “就以此执行吧。”

  看到了周应秋拿出的监察方案后,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阉党狗头的办事能力,还是能让人放心的。

  “不过,这吏部考功司的人选定了,这都察院由谁署印呢。”

  “。。。”

  听到皇帝将话题又放回了最初,在场的众人又沉默了下来。

  看着沉默不语的众人,朱由校心下思索。

  左都御史这个职位,说句实话,只有能得到皇帝信任的人才能坐稳。

  因为伱管的是各道言官,下面的人肯定对你是虎视眈眈,一个不好就是背锅下台。

  如张问达。

  “这样吧。”

  看着都不说话的众人,朱由校沉思了好一会儿后,才出声道。

  “左都御史之职暂且空缺,但吏部要给都察院和六科发公文,将考成法如何执行都给吩咐下去。”

  “让他们每旬一次,将所核之事给朕书写奏章给朕汇报一次。”

  “由朕亲自监督言官,诸位觉得如何?”

  “陛下圣明。”

  听到皇帝要亲自监督六科廊和都察院的工作,在场众人纷纷拱手赞道。

  皇帝亲自手握栓权,这对于他们这些大臣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以往,大明的言官们拿着奏本到处弹劾,被弹劾的人除了上书自辩外,毫无办法。

  但如果考成法施行后,皇帝监督言官的工作情况,对于他们来说就好了很多。

  最起码不怕因为干了事情得罪人后,自己的功劳无法体现,让自己失了圣眷。

  随着众人的一句句陛下圣明,今天的会议算是落下帷幕。

  周应秋此人,不愧是历史上的阉党狗头。

  有了皇帝背书,他在京中推行考成法的第一炮,就对准了六科给事中。

  短短三天时间,京中的六科给事中就换了个遍,那些被换下来的,不是罢黜,就是外放。

  六科换上了周应秋从京外调入京师的一个个知县、推官。

  这些人来自大明的五湖四海,和他周应秋几乎没个牵连。

  想有牵连也没地方牵去,他周应秋出身小门小户,又没个姻亲,也没主持过科举,没个师徒同乡之流。

  为此,这批人被换上,可谓是深深合了皇帝的心意。

  而随着换人,考成法也开始推行。

  立限考事,对各衙门要做的事专门设立一个期限,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

  事件、时限、完成度、责任人,四个项目等级在一本账簿上,一簿三份,六部和都察院一份,六科一份,皇帝手中一份。

  每月月末,都会进行一次的对账。

  六部和都察院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完成、完不成都要如实记录。

  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监察,对事件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并如实记录、汇报。

  这样,才算是对朝廷的行政能力有个初步的抓手。

  考成法在京城的推行,有没有效果呢?

  答案是有的,相当之有。

  效果已经有到京城的官员们,对周应秋这个吏部尚书开始连章弹劾了。

  短短几日时光,朱由校的案头上就堆了五六十本弹劾周应秋的奏章。

  考成法的效果,已经大到让官员们开始不怕大明吏部尚书的报复了!

  拼着官帽子不要,都要将周应秋这个辅助皇帝再将考成法弄出来的“奸贼”给搞下去。

  这些人的弹劾理由,可谓是花样百出。

  有弹劾周应秋僭越神器的。

  有弹劾周应秋培植私人的。

  有弹劾周应秋党同伐异的。

  有弹劾周应秋无德无才的。

  甚至于还有弹劾周应秋和建奴有勾结的。

  大意思就是,周应秋就是大明朝堂上的大奸贼,周应秋不除,大明明天就要亡国。

  对于这些奏章,朱由校的处理方式也很简单。

  批评私德的让司礼监连批红都不批,统统都给送回了内阁。

  说周应秋和建奴有勾结的,奏章送去锦衣卫北镇抚司,让查一查,查不实就给弹劾之人记一过。

  考成考成,考的就是官员们的成果。

  有成果的,成果好的,那就要奖励,升官升职。

  而对没成果的,按照严重程度、数量等,依次有着罚俸、降级、外放、罢黜、削官身回籍闲住、流放等处理方式。

  考成法一定要有相应的奖惩机制,而且严格的、长期的执行。

  没有奖励,下面的人干活的时候就没有干劲。

  没有惩罚,那考成法也就是个摆设。

  历史上的崇祯重新将考成法拉出来,结果却是失败。

  原因就是崇祯这人疑心病重,除了增加赋税外,就没个能长期有效坚持下去的政策。

  他太想要看到今天一个策略执行,明天大明就吊打四方蛮夷了。

  但他听一出是一出的性子,就是考成法最大的敌人。

  给了太多人一种感觉,只要我能说服皇帝,我的想法就能得到实践,就能青史留名。

  但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考成法是个啥?做的再多都没到皇帝耳旁说上几句话有用啊。

  这就导致了,崇祯的考成法,最终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但现在的考成法不同,结结实实的就在要求官员做事。

  对于都察院们的御史们每年巡视那些地方,都做出了详细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朱由校这个皇帝在对如何让大明变的更好这件事上,是有自己的主意的。

  就比如,漕运衙门,虽然赵于逵在奏章中说的很是在理,但朱由校真的不敢乱动。

  根据他的说法,每年漕运衙门要在漕船上投入十五万两左右,新造漕船一千五百艘上下,每艘造价在百两以上。

  根据对大明官场的了解,朱由校很是怀疑,这一千五百搜漕运船只,到底能有多少是实造的。

  不过,这个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主要的问题在于,每年漕运粮食的运输成本,给漕工、纤夫的饷银、粮食在运输途中的折损等等。

  虽然漕粮在征收时,朝廷就顺带的征收了运输费,但每年的漕粮起运量在四百五十万到五百万石之间,但最终运输到终点的,却往往只有三百万石上下。

  此外,还有运河的维护问题,为了保证漕运船只的同行安全,每年朝廷都会在运河两岸征发大量的民夫去服劳役,修葺运河,人数每年十万人上下。

  当然,不想服劳役也可以直接交钱,朝廷再拿着钱去雇人。

  总的算下来,每年朝廷在漕运上的花费,大概在七十到一百万两白银之间。

  当然,这些都不是赵于逵想要表达的问题。

  赵于逵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对负责运输漕粮的漕军进行一轮整顿。

  因为这群漕军,虽然说是军队,但实质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商人集团。

  而能发展到现在的原因很简单,大明的漕军,在运输漕粮的同时,还会夹杂私货。

  而且,夹带的私货比给朝廷运输的漕粮还多。

  漕军夹带私货,是明仁宗朱高炽的洪熙元年开始的。

  当时的大胖子下诏:官军运粮,远道勤劳,寒暑暴露,昼夜不息,既有盘浅之费,粮米耗折,所司又责其赔补,朕甚怜之。今后除运正粮外,附载自己物件,官司毋得阻当。

  这是官方认可漕运官军可以附载私货的开始。

  从这天开始,漕军每每突破朝廷所规定的附载私货数量限制,并且还会附搭客商的货物。

  随着私货携带量的增大,漕运官军开始向商人转变,而军队的身份,更是给了他们夹带私货的便利。

  手中拿着赵于逵的奏本,再三翻看,朱由校突然睁大了眼睛,转头对刘时敏道。

  “让锦衣卫派人,去给朕查一查前任漕运总督李三才,看看他家的家财有多少。”

  听到皇帝的话,刘时敏抬头看了皇帝一眼后,走出了大殿。

  “奴婢领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99.cc。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9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