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 32 章_六十年代县城生涯
新笔趣阁 > 六十年代县城生涯 > 32、第 32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32、第 32 章

  郑西洲也想在食堂买饭,可惜没带饭盒,只能买两个杂面馒头填填肚子。

  他厚着脸皮坐在跟前,姜萱也不好和苏圆圆继续唠嗑,只能拉着他回大杂院。

  中间路过副食店,里面还有两个售货员守着柜台。

  姜萱索性走进去顺便买点菜。

  郑西洲理所当然地站在门口,没有半点陪她进去买菜的意识。

  姜萱怀疑人生:“你不跟我一块进去吗?”

  “不了吧,你看着买就行了。”他甩手道。

  “……”

  姜萱扭头走进副食品店,愤怒地拿出挎包里随身携带的副食本,又掏了两角钱,买了一颗圆白菜。

  全程不到一分钟。

  从副食店出来,郑西洲站在一边靠着墙,漫不经心地望着路过的人群,目光看似专注,又有几分散漫。

  姜萱故意咳咳两声。

  他回过神,惊讶道:“这么快就买完了?”

  “是啊。”姜萱无辜地眨眨眼。

  他往姜萱手里看了一眼,左看右看,只看见一颗圆溜溜的圆白菜,难以置信地问:

  “你就买这个?”

  姜萱冷哼:“我力气小,只能抱得动一颗圆白菜!哪能像你这么潇洒,站在外面看风景,手都不抬一下的!”

  “……”郑西洲眼角微抽,抬起手,很自觉地接过了她手里的圆白菜。

  姜萱眼珠一转,怂恿道:“你看看想吃什么,你进去买!回去我给你做好吃的?”

  这摆明了又想把买菜的活儿扔回去呢。

  就是不肯惯着他。

  郑西洲笑了一下,没好气地伸手:“粮本拿过来,我把这个月的米面粮一次性买齐了!”

  “还能一次性全买了?”姜萱疑惑。

  “除了细粮要排队买,其他的基本都能买齐了。”

  走进粮店,郑西洲熟门熟路,往最右边的柜台走,里面的小丫头正趴桌上打瞌睡。

  他敲了敲柜台,冷冰冰道:“这位同志,醒醒,别睡了。”

  姜萱莫名同情这个打瞌睡的小丫头。

  小丫头猛地被叫醒,还没回过神,手里就被塞了一个粮本。

  郑西洲言简意赅:“上面能买的米面粮都给我勾了。”

  “同志,你稍等啊,我看看。”

  对方看着粮本上的各项数额,左手噼里啪啦拨算盘,“四十六斤粗粮,细粮有二十斤,高粱米和豆面的两斤定额已经勾掉了。”

  这个姜萱听明白了。

  上次她来逛粮店,正好买了两斤的高粱米和豆面呢。

  “店里还剩一些黑面和高粱米,应该能凑五斤……大米白面玉米面都没了。”

  小丫头补充道:“这个月的细粮还没到货呢。”

  郑西洲拍板:“那先买粗粮,细粮能凑到什么买什么。”“行!”

  利落地称出三十斤的米糠,十六斤的糙米,两斤高粱米,三斤黑面,最后发现没有面袋子。

  郑西洲面不改色押下工作证。

  他厚着脸皮说:“同志,这是我的工作证,上面还贴着我照片呢。我想借四个面袋子,待会回家就给你还回来。”

  “……”小丫头看了眼工作证,脸色为难。

  郑西洲见状,又拍了一张五角钱,“这是押金。”

  最后四个面袋子顺利借到手,甚至贴心地附送了一个背篓。

  姜萱真没想到还有这种骚操作?

  顾不上感叹,急忙打开粗粮袋子,抓了一把米糠仔细看,几乎全是不能吃的薄片麸皮,碎米很少,拿筛子抖一遍,能留下三斤的纯碎米就不错了!

  姜萱拧眉:“能不能只买那个糙米,别买这些米糠啊?”

  虽然糙米里也混了不少硬壳麦皮,但是碎米多,起码比这个糠好多了。

  郑西洲像是看傻子,拍她脑门道:“粮食都是定额的,每一样只能买这么多,你以为想买哪个买哪个?”

  姜萱泄气。

  怪不得大家都吃糠菜团子呢。

  那些稻壳麸皮都是没营养的东西,吃它就是为了顶饿,压根没有任何价值。

  想想也是,如果买到的粮食都是经过脱壳精加工的米面,一个月二十斤的纯米,绝对足以让一大家子吃饱饭了。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在这个年代,家家户户不能放开肚皮吃饱饭。

  姜萱有二十一斤的定额粮,减去细粮,再减去粗粮里面混杂的稻壳麸皮,能剩五六斤的碎米就不错了。

  那怎么能吃得饱呢?

  回到家,姜萱拿出橱柜里的不锈钢盆,把面袋子倒空了,才让郑西洲把面袋子及时归还。

  大热天来回跑一趟,郑西洲热得满头大汗,脑袋伸到水龙头下冲洗了半天。

  姜萱端来一碗绿豆汤,看着他仰头咕噜噜喝完,托着下巴唉声叹气:“你还饿吗?想吃什么?尽管说。”

  郑西洲看了眼墙上的钟表,“这会都一点了,你不睡午觉?”

  姜萱眉眼弯弯:“难得你今天这么勤快,又是帮忙买粮,又是辛辛苦苦搬回来,给你奖励嘛。”

  “……我想要别的奖励。”

  “什么?”姜萱被他盯得心里毛毛的。

  下一秒,眼前落下一片阴影,郑西洲把人拉到床上,堵住她的唇,一颗一颗地解开扣子。

  姜萱:!!!

  姜萱吓得连忙反抗。

  最后险些被他扒了衣裳,领口大开,露出一截莹白如玉,勾得他呼吸急促,粗糙手指不停摩挲,磨到那片肌肤渐渐发红。

  下午去邮局上班时,姜萱脸颊依旧烧得慌,耳朵通红,埋脸趴到桌上,半天都没敢抬起头。

  徐铃铃眼神纳闷,“怎么啦?是不是还没睡醒?”

  “是、是吧。”姜萱懊恼。

  她宁愿自己是没睡醒做梦呢。

  被郑西洲压着欺负了半天,衣服完好穿着也没用,全被那个不要脸的摸了个遍。一下午都是走神发呆。

  好不容易挨到五点下班,姜萱总算冷静下来,有意躲躲郑西洲,没急着回家,反而在街上随便闲逛。

  电线杆上的大喇叭正放着音乐,音质粗糙沙哑。

  “东方红,太阳升……”

  姜萱不知不觉停下脚步,仰头听着大喇叭上传出来的歌声。

  如果有机会,她真想去一趟北京,亲眼看一看这个年代的四九城。

  1958年。

  来到这个贫穷落后的年代。

  面对即将到来的三年.饥荒,她又能做些什么?

  螳臂挡车,挡不住历史的滚滚洪流。

  姜萱本想提醒苏圆圆囤粮,却没想到对方已经知道了“卫星田”的来由。

  也是赶巧了。

  矿区家属区居然有一个大学生,还是学农业的,不早不晚,刚好在这个时期,去了生产队历练。

  既然有那个大学生转述,想必矿区家属区的人已经提前得了消息。

  稍微有脑子的,都能想到囤粮。

  黑市粮的价格一定会很快上涨,可是家里的粮食还没有囤很多呢。

  想到这里,姜萱眉头紧皱,当即转身回了大杂院。

  “怎么才回来?”男人躺在床上问。

  姜萱看到他便想起中午那会的亲热,脸色不太自然,不敢对视他的眼睛。

  “下班耽搁了几分钟,就晚了一会。”

  郑西洲闻言,坐起身道:“早知道刚刚去接你了。”

  “还是别接了,邮局又不远。”

  姜萱真是怕了他了,半步也不敢靠近,站得远远的。

  郑西洲微微眯眼:“你站的那么远干什么?”

  “没、没有,我去做饭啊!”

  还没走两步,后颈的衣领就被拽住了。

  他笑着,把人搂到怀里,低头胡乱亲吻,“躲我是不是?躲我干什么?”

  “没有,没有躲。”姜萱瑟缩。

  郑西洲:“抬头,看着我说话。”

  姜萱欲哭无泪,被他抱着逗了半天。

  最后郑西洲见她脸颊红透,窝到他怀里又软又柔,一双眸子泛着春意,可惜还是止不住害怕,一边抓紧了他肩上的衣衫,一边靠着他颈窝抹眼泪。

  郑西洲闭了闭眼,扯下她衣领,在肩胛骨处狠狠咬了一口,“你哭什么?一到我怀里,就吓得瑟瑟发抖,平时也不见你怕我。”

  姜萱哽咽:“你、你总是欺负人。”

  “说的好像你没欺负我一样。”他把人往上抱了抱,“天天让我去刷碗,晚上还要辛辛苦苦帮你洗衣裳,你身上这件还是我亲手洗的呢。”

  “……那你吃的饭都是我做的呢!”

  郑西洲笑了一下,在她耳边低声道:“你要是肯嫁给我,别说做饭,以后家里的家务事我全部包圆了。”姜萱有些意外,没想到他愿意作出这样的让步。

  遥想当初想让她洗衣做饭缝缝补补的狗男人,再看看现在这只,短短半个月的改造,看样子还挺有效果?

  不过,面对这个混混二流子又一次想哄骗她结婚的请求,姜萱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不敢再吭声了。

  郑西洲顿时变了脸,没好气地拍她脑门,“去,什么时候肯嫁了,再过来使唤我!”

  就这态度,频频敲她脑袋,还想让她心甘情愿嫁给他?

  做梦呢。

  姜萱捂住脑门,连忙挣脱他的怀抱,一溜烟就跑了。

  吃饭的时候,男人依旧阴着脸,端起碗喝粥,放下碗不理人。

  姜萱想了想,想到粮食还需要他帮忙采购,于是试图和他搭话。

  “你在矿区有没有听见什么小道消息?”

  郑西洲斜眼:“什么?”

  姜萱说:“就是那个卫星田的事情啊,我听圆圆说了,矿区家属区有个大学生——”

  “这个我知道。”郑西洲打断她,“我听工友说了几句。”

  姜萱暗示:“那你没有什么想法吗?”

  郑西洲能不知道她的想法吗?

  “你又想囤粮?家里这么多粮食,够你吃几个月了。”

  姜萱正欲开口,耳朵又被熟悉的力道揪住了。

  这个狗男人不止有敲脑袋的癖好,还有揪耳朵的破习惯啊。

  他低着声音:“还有,还是那句话,什么时候肯嫁了,再过来使唤我。”

  姜萱不信邪,“那你不怕以后没粮吃吗?乡下的农民要交公粮,说不定所有的粮食产量交上去,都交不够呢。”

  “那又怎么样?”他眼神闪烁。

  姜萱着急:“农民没粮吃,肯定要闹饥荒啊。”

  此话一出,郑西洲久久盯着她,盯得姜萱渐渐心虚,原本理直气壮的模样又变成了躲到窝里的小仓鼠。

  半晌,他才道:“明天是星期天,我去乡下打听打听。”

  姜萱一点也不敢说话。

  吃完饭,郑西洲不去刷碗,姜萱也不动,爬到床上看报纸,拿着铅笔在纸上偷偷写稿子。

  晚上八点整,郑西洲无奈叹口气,看不惯桌上堆的脏兮兮碗筷,破天荒地把碗筷收拾出去,

  蹲在水龙头前利落地刷碗。

  姜萱扒门缝上观察了半天,脸上意外地露出一抹笑意。

  星期天不上班。

  大清早,郑西洲起床洗漱,准备动身去乡下看看情况。

  姜萱没跟着他一块去,躲在房里继续写稿,修修改改,一直写到中午十二点。

  估摸着人也快回来了,连忙把稿件塞进空间藏好,然后出去准备做饭。

  先是蒸了一锅红薯,把红薯剥皮捣碎,然后加了适量白面,加水揉成团,再一个一个擀成薄饼的形状。

  最后拿着切平的胡萝卜沾点油,往锅里大概刷一层,再把红薯饼放进去烙两圈。

  没多久,红薯饼的香气飘了出来。对门的杨婶也闻到了味儿,“做了什么?真香。”

  姜萱高兴地说:“是红薯饼,婶子,我给你揪一小块,你尝尝。”

  焦香脆口的红薯饼递过来,杨婶顺便瞅了眼灶台,锅里还刷了一层油,虽然几乎很少,但也太浪费了。

  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

  杨婶暗自摇头,也不好说什么,尝了一口姜萱递过来的红薯饼,好吃是好吃,又是白面又是油的,能不好吃吗?

  姜萱期待:“怎么样?好吃吗?”

  “好吃,”

  杨婶脸色犹豫,还是劝道:“小姜啊,过日子不能大手大脚的,要省着点,这个油用的太多了,白面也是,应该留着过节包饺子才对。你提前吃完了,到时候想包饺子都没法包了。”

  “……”她已经够节省了!

  姜萱干笑:“婶子,我知道,今天不是星期天嘛,我就想着做一次好的,给郑西洲好好吃一顿!他平时那么辛苦,就当是犒劳了。”

  关键时刻还是要拉郑西洲挡挡箭。

  果然,姜萱这么一说,杨婶眉头紧皱,也没再说什么。

  姜萱松口气,刚坐到灶台前,抬眼就看见了田寡妇家的大蛋二蛋,扒着灶台边沿,可怜巴巴地瞅着锅里的红薯饼。

  二蛋道:“我也要吃红薯饼!”

  至于大蛋,毫不客气,直接上手去拿。

  姜萱木着脸,拿起铁勺狠敲那只偷拿的爪子,“你再碰一下试试?信不信我让郑西洲回来揍你啊?”

  二蛋嚷嚷:“哥,你放心,那个坏蛋这会不在家!”

  大蛋擦掉鼻涕说:“吃了再挨揍,不亏!”

  姜萱:……

  于是姜萱眼睁睁看着这两个熊孩子伸手进锅,烫的手指发红。

  四五岁大的小男娃,拿到红薯饼一溜烟跑出大杂院,没几秒便跑得不见人影。

  姜萱没有去追,扭头看向远处的田寡妇。

  田寡妇笑得花枝乱颤,“别找我要啊,那两个臭小子偷的,也算他们的本事了。”

  姜萱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方面替那两个偷饼的熊孩子悲哀,有田寡妇这般教导,未来的境遇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又想着。

  她要搬家。

  必须要离开这个环境。

  未来三年都是吃不饱的困难时期,她不可能一直委屈自己吃红薯粥和糠咽菜,就像今天第一次尝试做红薯饼。

  杨婶念叨她不会过日子。

  大蛋二蛋扒着灶台,趁着郑西洲不在家,当着她的面,直接抢了一个饼。

  田寡妇幸灾乐祸。

  仅剩的那个孙干事一家,也是暗暗偷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样的环境太可怕了。

  姜萱心想,她要努力赚钱,给自己买一个独门独户的小院子!

  然后搬出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99.cc。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9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